電影《二十四城記》運用了大量紀實的被採訪者透露的真實心聲,這種紀實與虛構的混合使用,使得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更加容易被讀懂。然而,這種紀實與虛構的技巧難免還是有一點擺拍以及熱衷於導演主創論的味道。此外,相對於其他電影以及紀錄片而言,影片中亦缺乏新意或者與眾不同的看法。
演員方面:
歷史便是在片中9個角色直面攝像機的採訪中慢慢浮現在觀眾面前的。他們之中也有實實在在經歷過420廠興衰的,比如修理工何錫坤,他至今仍懷念以往自給自足生活以及與工作夥伴的友情,片中還有他在多年後拜訪現在已是垂暮之年的舊上司的動人畫面。另一個是侯麗君,在很小的時候跟隨母親搬進了420廠,並生活了14年之久。她還記得在經濟困難時期的第一次裁員。
影片從一開始便一直處於紀實狀態,然而,在開場半個小時後,賈樟柯以及他的聯合編劇翟永明在完全沒有前兆之下,讓由大明星扮演的虛構人物一個個跳進觀眾的視線裡。第一個出現的是呂麗萍扮演的郝大麗,告訴觀眾她是如何經歷了一段好長的航行來到420廠;其次是來自上海的古敏華,由陳衝出演,回憶起當年在420廠的初戀故事。
最後,是由陳建斌扮演的趙剛,來420廠視察24城的模型,以及20來歲的蘇娜(賈樟柯御用女主角趙濤飾),以前在420廠上學,現在為當地的闊太太擔任「時尚買手」,為她們到香港收羅各種物品。至於其他角色則由二三線演員,或者賈樟柯製作團隊裡的成員進行客串。
整部影片基本由被採訪者的直述進行貫穿,然而為了更貼近生活而設計了大量毫無意義的對白,最終卻也只是平添了許多明顯的導演軌跡,片中人談論的內容多數關於歷史以及生活的轉變這種大方向的話題,很少具體細微地提及被採訪者的真實生活。呂麗萍是一個非常棒的演員,讓郝大麗成為片中演技最好以及最自然的角色,儘管她仍不能完全隱藏演員的痕跡。相反,最弱以及最造作的便是陳沖扮演的厚臉皮的上海女人,目前呆在一個劇團裡消磨自己的時光。而趙濤演繹的現代女郎也只能算是一個陳腐的設計。
畫面表現:
賈樟柯對於在影片當中混合真實與虛構的角色的用意在於,他認為「到目前為止,歷史一直都是大量事實與想像的結合體。」事實上,他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前者的出現顯得尤為重要,而後者——演員們的表現則相對遜色,最終也降低了整部戲在情感方面的共鳴度。觀眾可能會因此忽略了影片的主題而只注意到自己是在觀看一部「賈式的電影」。片中陳沖的角色說,她當年有個外號叫「小花」,因為人人都覺得她長得像陳沖(80年代,陳衝出演的電影《小花》曾紅極一時),這個話題的設計對於影片完全不起任何作用。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時刻,倒是借助香港攝影師餘力為(賈樟柯的長期合作夥伴)以及王昱之手,再配合半野喜弘(Yoshihiro Hanno)溫暖人心的絃樂,用蒙太奇地手法展現420廠被逐步拆除的畫面。這些完美的組合,反而讓展現國營時代和現代中國強烈對比的畫面顯得比設計過度以及照稿宣讀的採訪更加有力。
儘管《二十四城記》已經遠不如以往「賈式電影」來得節奏緩慢拖沓,但如果能將趙濤的部分割愛,大約剪掉影片十五到二十分鐘的畫面,那麼影片看起來會更加出色。 |